找到相关内容24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巴利小部阿含之介绍

    吾國只知有四阿笈摩,而未熟知巴利於四阿含外更有所謂屈陀伽阿含也。五含及律相傳確為第一次王舍結集者(見善見律毘婆沙序品),事在佛涅槃後,實則佛在世時已有經典流布,初不待王舍之僧伽蒂(結集...又譯攝頌。諸上座頌即小部第八、第九兩種之合稱也。世羅尼、牟尼、眾義經等,均見前表。由此可知佛在世時,所說教法,已為門弟子等編成經典,徧行僧俗,遠在迦葉、阿難、優波離等第一次王舍結集以前。惟當時編輯之經典,...

    呱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65255291.html
  • 再論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

    為標準語言,它允許比丘們用自己的方言來學習佛所說的話。[i] 在現在這一篇論文裏,我想再進一步闡明︰原始佛教經典是否是用一種語言寫成的;換句話說,佛教是否有一種用所謂“原始語言”寫成的經典?這個問題同上面談到的那個問題不相衝突。上面談的是原始佛教不曾規定一種語言做為標準語;那是一個規定不規定的問題。現在談的是最原始的佛教經典是否是用一種統一的語言寫成的;這是一個有沒有的問題。沒有,當然就不能規定;...

    季羨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80942719.html
  • 如來藏之初期及其思想之研究

    經典也很高深,能使眾生得到三種清淨眼 (The Three Insights)(註22)以消除貪、瞋、癡三毒。但是,如能專持「增一阿含」,即使不能即身消除業力之糾纏,來生便可以得到很高的智慧。  日本...)意為原始或無始的聖典,印度各部派的早期經典都稱之為阿含。佛教亦不例外。增一 ( Ekottarika Gama)意為增上一(圓滑)的法數。增一阿含(Ekottarikagama)合譯成「增一一...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347472.html
  • 麥積山133窟10號造像碑的圖像源流與宗教內涵 [*]

     就政治環境而言,那是一個君主崇佛、大乘諸宗並弘的時代,從造像碑的題材,不但可以追溯經典的流傳、風格的變遷,從而尋找東西文明交流的軌跡,而且可以就創作的年代來釐定崇佛君主的宗教政策與教派的思想理念。 ...故事,在北魏以前所譯的經典,如《修行本起經》、《太子瑞應本起經》、《異出菩薩本起經》、《過去現在因果經》……等均有記載。故事大意為一位窮苦的青年,花下五百銀買下一女子手中七莖中的五莖青蓮華以供佛,又將...

    陳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1740116.html
  • 道教與密教

    玄學思想結合以後,出現了很多派別,其中最重要的是由古羅俱商那特建立起來的訶陀瑜伽派(Hatha-Yoga),他們的主要經典是《訶陀瑜伽燈明》和《濕婆本集》。訶陀瑜伽和無上瑜伽的母部都注意修呼吸技術和...的融合與鬥爭,我想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加以考察:一是釋道在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起伏跌宕;二是彼此教義、經典、文化藝術之間相互的融合、爭論與排斥;三是在民間的流傳與混淆。  眾所周知,佛教在東漢傳入中國時...

    黃心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40041047.html
  • 諸佛感應論

    象中,為什麼獨獨要與佛菩薩感應呢?以現在流行的淨土法門而言,見佛感應是為了得念佛三昧,臨終蒙佛接引往生極樂;而往昔流行的大乘經典,如《般舟三昧經》等,則是為了能親聞佛法,得佛教化以能開悟解脫。所以不論...如來義,得如來正法……入法流水,乃至涅槃。」 而真正有念佛見佛的感應之說,是從大乘經典方明確提出,而且此是做為大乘佛法的重要一脈。所以既然這是大乘佛法的思想內涵之一,...

    釋惠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3244759.html
  • 太空物理学最新发现证实佛说:先成虚空

    』原子及次原子,其結構與性質完全相反於物質宇宙的原子與次原子。   二、我們人類所知有限的物質宇宙之外,尚存在另一個反物質宇宙。 三、物質與反物質兩種宇宙若相遇,可能會互相抵銷化為虛空。   佛教經典繁多,一般較為世人熟知的佛經,都是大迦葉等第一次結集至迦膩色迦王時代,一共四次結集的經典,就已經多達數百萬卷。沒有人能夠讀得完看得盡這些佛經,就算窮畢生之力,恐怕亦未必看得完現在流傳的大藏諸經而大藏經...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20542329.html
  • 論淨土信仰的中國化─從曇鸞淨土理論探討起

    背。盡管如此,最早出現的彌勒菩薩兜率淨土思想仍可以追尋到部派佛教時期,而且真正彰顯淨土思想的正是大乘佛教。早期大乘經典《般經》中已有“成熟有情莊嚴淨土”的誓願,續出的《寶積》、《華嚴》、《法華》、《...發展史上重要人物──北魏曇鸞的淨土理論的研究出發,進而探討其理論在淨土信仰中土化過程中的地位和作,及淨土信仰中土化的方式和特點。 一、曇鸞在淨土信仰史上的地位及理論貢獻   淨土信仰是隨著大乘經典及...

    白欲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4143474.html
  • 試還原法顯大師在中國歷史上之地位

    法顯以願力犧牲性命,而求保全所帶回之經典,均足以說明他們在行持上是信行、法行都重要的。p. 76 (二)印度佛教 法顯大師到印度時距佛涅槃才八百七十九年,距龍樹入滅才四十九年,距提婆入滅才...童生」,比之法顯更不可同日而語。[33] 法顯所攜回之經典以律部及涅槃來說是漢地尚無者,具有稀少性;[34]玄奘大師所攜回之經典數量雖多, p. 78除唯識部份外多為增益性、補充性。[35] 雖然遠...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2444021.html
  • 韩清净居士佛教思想之特质析论

    」之根本論。這部大論包括本地分、決擇分、攝異門分、攝釋分及攝事分五個部分,其中的本地分又名《十七地論》,正是玄奘西行時所要求取的根本經典。玄奘遊學印度十七年後,於貞觀十九年回到長安,不久組織了譯場,...不易。百卷《瑜伽》在譯出之後雖有一定的講習,但似乎並未成為奘門組織佛理的中心經典。  玄奘晚年在翻譯世親的《唯識三十頌》,以及解釋該頌的印度十大論師的註疏時,接受窺基建議,「彙聚十釋群分,今總詳譯,...

    程恭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3581938882.html